当前位置:恋上你看书网>科幻灵异>女配她只想种田> 第6章 第 6 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章 第 6 章(1 / 1)

李小寒一马当先往前走,李贤东和王氏对视一眼,连忙抬脚跟上。

刚进去,便看见一家早点铺子,李小寒摸摸肚子,早上那杂粮饼子早消化掉了,“爹,娘,赶了一早上的路,我们也饿了,吃一碗面条,待会还得赶路回去呢,别饿坏了身子。”

王氏就没来过几次城里,之前一心只想着三七,现在三七卖出去了,正浑身不安着呢,如何敢想在城里吃饭。

而李贤东虽说来城里来得多了,但是都是来城里卖草鞋干苦力的,为了省钱,自然不会在城里吃食,都是从家里拿两个杂粮饼子当一顿饭食。

一时之间,夫妻二人无人出声,竟然都不敢想他们居然还敢在城里吃饭,而李小寒,已经先迈步跨入食铺。

这是一个主卖面食的铺子,一口大锅浓汤翻滚,香气四溢,旁边灶台上叠着几层蒸笼,蒸笼上微黄的馒头笑开了口。

不过许是早饭时间已过,午饭时间未到,铺子里的食客不多,店小二很快迎上来:“姑娘,几位啊?来,这边坐,要吃点什么?”

李小寒顺着店小二的指引在旁落座,娴熟问道:“三位,你们这有什么吃的?”

“有素面一碗4文,肉酱面6文,馒头一个2文,肉包子一个4文。咱家的肉酱面可是一绝,姑娘要不要尝尝?”

“那就来三碗肉酱面吧,再上三个馒头。”李小寒说完,才转头跟李父李母低声说道:“爹、娘,咱们分家了,以后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。以前没吃好,咱们可不能饿坏了身子,吃药可不少钱呢。”

李小寒说的是实话,虽然李家在平山村是中上人家,但是李家有李才荣和李才华两个人读书呢,花钱的地方就多了。

而且李家人多,老的老小的小,李小寒的两个婶子要么生孩子要么奶孩子,家里的重活累活便全落在大房头上。

李贤东和王氏的身体其实亏欠得厉害,生不出孩子估摸着也有这个原因。

李小寒自己也长的瘦瘦巴巴的,十三岁了还没有前世那些十岁的小朋友长得高壮。

因此,全家人都应该好好吃饱,养好身体,毕竟身体才是所有的基础。

而且,李小寒没有说的是,除了吃饱之外,李小寒还有意观察一下这个世界的饮食水平,要种田不行的话,摆个小吃摊是不是也可以?

刚刚进城的时候她可看见了,那些推车进来的,有几家带着厨具,应该就是进城里摆吃食摊子的。

她前世独居多年,做饭煮菜也还行,大不了再推脱说一句亲祖母显灵教导。

生活不易,需要多才多艺啊。

李贤东和王氏被李小寒说的一愣一愣的,忙不迭的点头。一听这个价钱,心痛是特别心痛的,但是又不敢说出口。

而且,刚刚卖三七的钱,还滚烫烫的在李贤东怀里呢,这想想又带着几分兴奋。

钱是人的胆,这句话从古到今,是没有错的。

李贤东和王氏没有反对,李小寒便安坐下来,观察周边的环境。

她这幅从容镇定的姿态,引得王氏一直偷看,“娃她爹,咱们小寒跟咱们不一样,真好。”

王氏细细声说,不知道怎么形容,反正她就觉得女儿,好像在坟前被婆婆托梦之后,女儿就好像越来越好看了。

以前李小寒也大胆,小小人儿颇有想法,却不像现在这样,反正就是好。

“像咱娘,气派。”李贤东也低声说,罗氏去世的时候,李贤东已经七岁记事了,“咱娘以前是大户人家出身,逃难到咱们平山村来,才嫁给咱爹的。”

“怪不得婆婆托梦给小寒,不托给咱两,原来如此。”二人为李小寒的转变找到了理由,更安心了。

不一会,热腾腾的汤面端上来了。

李小寒拿起筷子,先夹一点肉酱,李家养猪,李小寒知道这个朝代已经有阉猪的手法,因此猪肉的骚味并不重,但是,这肉酱肥嫩刚好,酱香浓郁,怪不得店小二敢说是一绝;面条劲道,看来揉面的师父手艺老道;不过汤底略显淡,估计是价格在这,没办法下大肉熬浓汤……

而这边,李贤东和王氏已经吃得抬不起头了,他们何时吃过这么好吃的面条。别说李家,族长家娶儿媳摆酒席的时候他们也去过,没有这么好吃的。

这府城,就是不一样。

三人吃完,李贤东拿出来钱了结账。

“爹,别心痛,这钱都花在咱们身上,不亏。”李小寒安慰付款时一脸肉疼的李贤东。

“唔。”李贤东闷闷点头,他是话少,又不是笨,家里的钱用在哪里了,最多是在李才荣和李才华两个读书的侄子身上,其次是他爹李生礼和继母陈氏身上,第三到其他侄儿侄女身上,最后才是他们一家。

吃完饭,李小寒又带着逛了一圈,遇到感兴趣的问问价,停在旁边听一听看一看,心中约莫有了初始的印象,只不过具体的想法还没有。

李贤东和王氏跟着后面,十分不自在。好在李小寒也不急着一时就要个结果,逛了一会,终于说道:“爹,走吧,这山里的三七还等着咱们呢。”

果然此话一出,李贤东和王氏再无忐忑之意,脸上都燃起了熊熊斗志。

中午,李家一家三口回到家,换过干活的粗葛麻衣,便背起背篓,一头扎进后山的林地。

怀里捂着在城里买的三个大馒头,反正分家了,粮食都分完了,再一起吃饭,那管家的陈氏是不乐意的。

一家三口扎入林地里,因着早上卖三七赚了钱,大家更兴奋了。王氏又凭着模糊的记忆,翻找到了一处假人参的地方。

可惜,不是真的三七。

这种野生的珍贵药材也不是这么容易有的。

“爹,娘,没事的,哪有这么多三七满山都是,我们已经卖了一次钱了。以后慢慢留意,有就最好,没有也没有关系。”

是呀,毕竟入账了七十六两。王氏和李贤东狂热的心方慢慢镇定下来。

“爹,娘,我们去把昨天泡的种子种到爹的林地里吧。”李小寒说道,“万一这种子能发芽,我们才是真的靠自己挣钱了。”

听了李小寒的话,王氏和李贤东沮丧的心又燃起一阵希望。

是呀,如果他们能把三七种出来,那才是安安稳稳的活计。

三人便一起往李贤东的林地里走去。

说起李贤东的林地,当初李氏宗族有能人是真的,李氏逃难到此地,大片的祖宗祭田不好买,有也轮不到李氏这个不大不小的家族。李氏祖先便在这里买了一大片山地,作为替代祭田之用。

族里林地的一部分,作为公地,所产出作为族里扶老助幼、教育族中子弟所用,另一部分,则分配给族中男丁管理,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。

李氏宗族的每一个男孩出生到5岁,便算站住了,会从这片林地里分到一块林地,直到死亡之后,宗族收回。

这样,一个李家男子一生,日常所用的柴火,婚嫁建房的家具木材,乃至死亡时候的寿材,都从这片林地里出。

祖宗余荫,惠泽后人。

当然,从另一方面也加重了,必须生一个儿子的观念。毕竟,李家的林地,不分女子。

李小寒说的,便是族里分给李贤东的林地。

播种三七的种子,需要挖坑穴,施底肥,浅覆土,再盖杂草。

三人把这约莫一千棵种子种下去,累得腰都差点直不起来了。

就这样,李贤东还扶着林间树说,“明早拿个木桶来,得浇点水。”

他是伺候庄稼的老手了,万物生长的原理是相似的。

李小寒也明白,最好是现在浇点定根水,但他们出来没带水桶,回去一趟太显眼了。

只有等明早了。

三人回到家里,陈氏等人还没有煮好晚饭,少了王氏这个主力,陈氏带着两个亲儿媳妇颇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。

李生礼蹲在院子里修整锄头,没有了大儿子在前,李生礼也只能带着两个小儿子把田间地头的重活累活挑起来。

“你今日去哪里了?”看见儿子回来,李生礼皱着眉头沉声问。

李贤东和王氏一时定住了,李生礼大家长的余威尚在。

李小寒扯一扯李贤东的衣服,久久不归,还背着背篓,李生礼一定会过问。至于如何回答,他们也做了演练。

果然,李小寒这一扯,李贤东回过神来,沉声道,“我去割点蒲草给娃她娘编点草鞋,赚点钱,家里钱不够。还有去林地里看看,建房子的树。”

这个理由十分充分了,李生礼也无法说出反对的话,停了片刻继续说;“莫忘了分给你的田地,这才是根本。”

“知道了爹。我先回去了。”李贤东说到,背着背篓进房了。

李小寒看着他爹这个赶紧逃进房的样子,心中暗道他爹果然还是在意她祖父,如果他爹继续说假话,说不定多久就要被祖父识破。

不过,在她爹暴露之前,李小寒抬头对着自己堂哥李才荣展颜一笑——刚刚,李才荣十分敏感的盯住了自己拉李贤东衣角的手——不愧是李家能考上秀才的人,就是聪明。

如果李贤东说的是真话,根本不需要李小寒提醒。

只不过,怀疑有什么用,你又不能一直跟着我们。

李小寒笑得越发灿烂,一派天真无邪。

作者有话要说:李氏宗族林地制度,参考宋代范仲淹义庄制度。《宋史.范仲淹传》记载:范仲淹“好施予,置义庄里中,以赡族人”每年“所得租米,自远祖而下,诸房宗族,计其口数,供给衣食及婚嫁丧葬之用”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